名校学历收废品是不是学历浪费?从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毕业后,95后武楷斯没有选择“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而是把旧物回收当成一份事业——“我想把别人遗弃的东西保留下来,让它的价值永远传递下去。它可以陈列在我的旧物空间,也可以变成另外一个人的心头好。”然而,这份被简单地描述为“捡垃圾”的工作,很快就引发了争议与不理解。
穷游、捡破烂、出书、做演讲……多年来,武楷斯走出了一条旁人看来我行我素的生活路径。他的故事,时常成为各地媒体报道的选题,他本人也成为在央视播出的纪录片的主角。报道显示,他已经开张了多家旧物门店,有几百平方米的旧货仓库,团队里还有多位员工。尽管算不上大富大贵,但在武楷斯眼里,自己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
其实,旧物回收不等于传统认知里的“捡垃圾”,武楷斯从事此业更没有“学历浪费”。上海《青年报》一篇评论的分析就认为:“武楷斯起家靠的是收旧物,旧物不同于废品,它包含家具、古董等有一定价值的物品,这才是盈利点,也是创业基础。”在这篇文章的作者看来,从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脱颖而出,离不开高等教育带来的视野和学识。
“这并不代表他的选择就是所谓的‘垃圾活’。”河南一位大学生在大河网发表的评论认为,武楷斯的选择体现了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趋势,他的行为不仅不是对于自己所受教育和享受社会资源的浪费,反而处处体现了高学历教育所特有的尊重个人选择、启迪创新思维、鼓励反向就业、错峰就业等不同职业道路的特点。
也正如“光明网评论员”所指出的:“你批评他,将他带入二十多年前‘北大毕业生卖猪肉是不是辜负教育’的模板,很快就会发现很难自洽。武楷斯的旧物回收指向了一种低耗、极简、绿色的理念,个人态度已经与今天的社会趋势形成了一种共振。且他也没有放弃法律专业,一直在向别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这些,不就是高等教育要实现的效果么?”
面对武楷斯的故事,很难回避“脱下长衫”的议题。在红网上,一位大学生评论作者如是说:“‘长衫’之下,应是振奋的灵魂。而当我们在为自己的‘长衫’即学历的作用开始操心时,我们就已经变得狭隘了,心里不知不觉就已经有了人分三六九等的划分。所以我们该脱下的不应该是长衫,而是来自学历的桎梏。”
“光明网评论员”则以更加果敢的语气断言:“要年轻人脱下长衫的评论,本质上需要的是一种优美宏大的基调:脱下长衫、投身劳动、贡献社会、重获主流认可。而武楷斯的彻底不在乎,很难上得了这个优美宏大的台面。”
事实上,与其纠结于“长衫之问”,对武楷斯的选择而言,“不内耗”才是最好的回答。在接受采访时,他曾坦率表示:“在校和毕业期间我也尝试过其他事业的方向,比如摄影和策划,但是短暂试错后不开心就放弃了。后来发现,只有在做旧物相关的事情时我才能真正开心,于是我坚定地开始去收集、去开店、去经营。”
“我要是有一个几万平方米的旧物馆,全都堆满我的破烂,然后每天上街骑个三轮车收废品。”武楷斯认为,自己并没有忘记学生时代的初心和目标,还希望闯出不一样的事业。对此,《金陵晚报》的评论总结道:武楷斯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只要勇于追求内心的热爱,坚持自己的选择,即使是最不起眼的行业也能创造出非凡的价值。“成功并不只有一种定义。”
撰文/王钟的
编辑/黄帅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