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将文学佳作搬上银幕的过程中,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小人物形象”不仅承载着创作者对于理想的追求,同时也折射出作者精神世界中的内在呼声。因此,编剧在进行改编时,应本着“取精去糟”的原则,从成功的作品中吸取养分以丰富自身的创作,从而使这些小人物形象更加饱满立体。
一、挖掘相关优秀的文学作品中的小人物形象
随着大IP和经典作品纷纷被改编为影视剧,建议在对“小人物形象”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中,积极探寻一些小众而出色的小人物形象。这些小人物虽不完美,但却能体现一个国家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的精髓。他们即使在贫穷落后的环境中,甚至在国外,也能坚守做人的基本原则。小人物通常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在命运抉择中的真实情感,是时代变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印度作家阿拉文德·阿迪加的《白老虎》中,主人公巴尔拉姆是一个典型的小人物。他出生在印度的一个贫民窟,处于种姓制度的最底层。尽管他天资聪颖,成绩优异,却不得不早早辍学,成为高种姓的奴仆。然而,巴尔拉姆不甘于像牲口一样的生活,他内心的渴望驱使他开始思考如何挣脱束缚,并试图用渺小的自己对抗残酷的现实。
再比如,罗曼诺先钦在其长篇小说《叶尔特舍夫一家》中描绘了一个在俄国农村社会转型期挣扎生活的小人物。该作品描述了主人公叶尔特舍夫一家被迫从城市撤回农村,逐渐进入城市边缘阶段的经历,展现了农民在当时俄国农业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生存困境与精神创伤,揭示了不同“小人物”的不同命运以及他们的迷茫、焦虑、孤独和抗争的内心状态。
作品中对边缘角色内心细致的刻画使得角色更加真实,让观众深入洞察到角色内心深处的秘密及其心理变化轨迹。这样的三维立体人物形象如果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定能引起有相似人生经历的人群共鸣。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之所以能够吸引观众、引领潮流,最关键的还是故事本身的艺术魅力。在影视化改编过程中,不仅要提升拍摄和制作的技术层面,更应尊重文学作品故事本身的核心思想。
二、借鉴国内外同类优秀改编作品,选择真实且具经典性的小人物形象以引起共鸣
对“小人物形象”文学作品进行影视改编时,选取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真实人物更能触动观众的心弦。同样,选择具有经典性质的文学作品进行改编也能吸引大众关注。因为人们往往对由文学经典改编的影视作品抱有较高期待,这些作品一经上线便会产生广泛的热议,这正是文学经典给影视作品带来的预热效应。在挑选人物形象时,编剧可以参考一些代表某个时代的佳作,如改编自山田宗树的同名小说《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主人公松子在成为杀人犯后,不仅是个小人物,还展现出强烈的边缘性人格特质。在她的周围,道歉和原谅是永恒的主题。
离家后的松子无论是情感还是事业都在艰难跋涉,她生活在社会的边缘,不被大多数人理解,总是试图讨好他人。由于无法得到关爱和实现自我价值,她所承担的压力日益沉重,终于导致精神上的崩溃。父爱的缺失、“自我”与“本我”之间的斗争,以及个人与社会、家庭、恋人、朋友间的冲突共同丰富了松子的情感表达和小人物形象的塑造。
除了人物性格的经典塑造,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典型人物同样真实而经典。余华的代表作之一《活着》也被改编成经典影视作品。在电影《活着》的拍摄中,张艺谋在忠于原著的同时,也根据电影艺术的特性对原著进行了相当程度的改编。但主人公福贵的形象仍然代表了中国特殊历史环境下边缘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展示了人在苦难之下无法掌控自身命运的痛苦,成为荒诞政治社会对普通百姓造成苦难的见证者。福贵这样经典的小人物形象具有时代特征下的边缘性以及对不可抗力命运的无奈意蕴,使观众印象更为深刻,从而领悟到苦难往往能成就生活感悟。
三、在拍摄和制作日趋专业化的同时,尊重故事本身的价值
沈从文的杰作《边城》讲述的是一个小镇上的小人物们的故事。在特定的社会时代背景下,那些无法融入社会的人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小人物,这是易于理解的情感。面对未知的工业化世界,这些人因缺乏知识和远见而常常墨守成规,难以被他人理解。这类充满悲剧色彩的故事,在沈从文的笔下闪耀着人性的光芒,也洋溢着田园之美。但在对《边城》的影视改编过程中不难看出,沈从文对此极为重视,要求改编必须忠实于原作。正因为有了作者如此坚定的态度,才使得改编成的影视作品《边城》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原创文学作品为影视作品提供了坚实的写作基础,使得经过修改的电影作品有所新的突破和成就。在电影《饥饿游戏》系列中,编剧对原著小说进行修改时保留了原著中边缘人物凯特尼斯的第一视角所表现出的情感和叙述方式。这部电影并没有完全为了适应大银幕的需要而被翻拍成一个暴力血腥的类型片,而是在许多时候通过对外环境的深度描绘来突出角色的心理变化,这很好地体现了对故事本身的尊重。
主人公忧伤的情绪被完整保留下来——凯特尼斯并非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环境中,更多时候是她作为一个孩子反过来承担起照顾妹妹的责任,妹妹在抽签仪式中被选中参加比赛更是增添了她的负担。
四、引导积极的社会影响:从“关注作品”转向“关注人”
“小人物形象”的出现促使大众全方位反思人性,让社会注意到这一特殊群体的存在,并且这个群体有可能随社会的持续发展而扩大,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行。无论是文学界还是影视行业,对小人物相关作品进行影视改编最重要的便是积极引导社会的人文思考。
“小人物”不仅需要物质生活的支持,更需要精神上的慰藉。当代社会已经是一个多元化快速发展的社会,文化生活的多样性也使得主流与非主流文化间的边界变得模糊。不同阶层人群中出现的所谓"小人物"往往都反映了他们各自特殊时期的社会生活特点,因此其心理精神状态也会有所不同。作家和编剧应以一个普通人的独特视角出发,分析研究这些“小人物”群体的心理成因,进而激发整个人类社会对于这类特殊人群的关心和帮助、理解和支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社会认同和鼓励。
这不仅有助于小人物的成长,还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我们应积极呼吁并鼓励人们关心这些“小人物”群体,努力与他们展开积极有效的交流。全社会应突破各种因素的限制,如地理、文化、政治等,从新的角度审视这个群体,努力改变社会对他们的固有看法和偏见。这样就真正实现了文化的创新能力,做到了从“关注作品”向“关注人”的转变。